【紓緩痛症】理大研新型神經電流刺激器僅3mm大小 毋須手術植入紓痛症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1/12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鄭永平(左)帶領團隊,研發出非創傷性電流刺激器。(陳靜儀攝)

植入式電流刺激器多用作治療脊椎損傷或慢性痛症患者,透過植入儀器刺激神經,傳遞訊號或阻斷痛覺到腦部,惟病人必須做手術方能植入體內,日後換電亦同樣需要開刀處理。理大最新研發出一非創傷性電流刺激器,體積只有約3毫米,病人毋須透過手術便能夠把儀器放入體內,價錢亦較傳統儀器便宜9成,預計最快5年後可推出市面。

植入人體的儀器約僅約3毫米。(陳靜儀攝)

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鄭永平帶領團隊,研發出用於神經肌肉康復的​超聲驅動壓電刺激器。他指出,市面的植入儀器大致有2項功能,分別是透過放電來干擾脊髓傳遞痛覺至腦部,減低慢性痛症患者疼痛感;以及放電協助脊髓傳遞訊號至腦部,助脊椎損傷癱瘓人士進行復康練習。不過,植入儀器須開刀動手術,價格不菲,單計購買儀器已佔2萬美金(約15萬港元),且植入後不能接受磁力共振掃描及X光檢查等。​

而理大的​超聲驅動壓電刺激器,體積只有約指頭大小,並可透過打針注射植入體內,變相毋須開刀。該刺激器利用壓電原理,即常見於打火機點火方法,將超聲波轉化為電能進行電刺激,因此毋須植入電池,及不受外界電磁放射源影響。他續指,慢性痛症常見有坐骨神經痛等,歐美開始流行以植入式刺激器作治療,「一痛就禁個掣阻止傳遞痛覺」。

刺激器利用壓電原理,將超聲波轉化為電能進行電刺激。(陳靜儀攝)

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Monzurul Alam稱,刺激器以硅膠内置壓電材料和少量電子原件組成,壽命較傳統鈦合金物料長,理論上可植入人體不同部位,在動物實驗上已成功應用,未來會開展臨床試驗,若進展順利希望5年後推出市面,售價約2,000元美金(約1.5萬港元)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蘇文軒